发布时间:2025-10-15 18:10:30    次浏览
绵延的轨道,虽有看不尽的市井风情,也有叹不完的怪异装扮:“鹿人”“超人”“木乃伊”“钢管女”……如今,国内地铁里诸如此类的行为表演越来越多……每天通过地铁游走于各个城区的人,说不定哪天就会和他们不期而遇。 韩国电影《釜山行》前段时间刷爆了朋友圈,一辆开往釜山的列车上,人们与丧尸追逐的场面让人记忆深刻。10月15日,长沙地铁五一广场站内和行驶的列车上,几名化着恐怖妆容的“丧尸”现身,并与乘客互动,成为当天地铁车厢里一道奇特的风景。据悉,这次“地铁丧尸”活动由长沙世界之窗发起,是其万圣节主题活动“万圣捉鬼记”的内容之一。(转自湖南日报) 无独有偶,10月17日,成都一群妙龄少女化妆成死亡新娘、吸血鬼、僵尸等形象现身地铁2号线。她们穿着专业服装,或七孔流血,或青面獠牙,在人如中分外显眼,仿佛正在上演一出地铁版的“釜山行”,对此现场乘客褒贬不一。 据悉,此次地铁的“恶灵”行动,是为某旅游网主办的万圣节活动造势。近年来,西方传统的万圣节传入中国,成为时下最受年轻人青睐的西方节日之一。(摘自中国网-中国视窗) (▲图片来源 华西都市报)当您乘坐地铁时,这些奇异装扮突然出现在您面前,第一反应是啥?针对以上两种商业性质的营销活动,如果发生在南京,地铁侠当然是拒绝的,会及时劝阻这些表演者,并视情况依据《南京市轨道交通条例》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即便是无商业性质的行为表演,这种恐怖的妆容、道具,有可能吓到小朋友、老人或是心脏不太好的市民,虽然我们处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大家都有一定的包容心,但还是建议表演爱好者们多为他人考虑。在人流密集、空间封闭的地铁站和车厢里,容易引发乘客围观甚至恐慌,给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您觉得呢?欢迎大家投票。 延伸阅读:为什么选择地铁来作表演场所?地铁行为艺术是一种非常”廉价“的艺术形式,每天客流量客流量大、流动性强的特点很适合行为艺术表演。它通过把传统艺术从精英文化的高度摆放到了普通搭地铁的上班族观众面前,使得每个上班族都可以参与其中,感受艺术的氛围,从而打破了“艺术与非艺术”、“艺术与生活”的传统界线。同时,铁封闭的空间和单调的环境会给人带来一种心理压抑感,而地铁上千奇百怪的行为艺术,姑且不论它的初衷,在一定程度上利于释放这种压抑。对许多上班族来说,地铁是连接“家庭”与“工作”之间的纽带,只要一离开地铁车厢,他们就将在公司职员和家庭成员之间转换,回到自己惯有的生活轨道中去。因此,选择地铁这个“中间地带”进行艺术的思想传达,可能是想暗示人们在家庭与社会人的角色之间还有一个解脱和重启的纽带,通过创造一个中间的”灰色地带“,来帮助人物构建新的思考和幻想。(摘自知乎 苏杨)谁说南京地铁里有没有行为艺术?还记得4月1日晚上,地铁里那场有爱的快闪活动吗?点击:那晚,南京地铁里的这首歌感动了一座城(本期编辑:金鹏)